旁边屋门口的甜甜也学着她伸懒腰,因为宋雨晴做饭香还有好吃的,现在已经荣升为甜甜小朋友最崇拜的人了。
她早晚泡一杯奶粉或者麦乳精,这几天把气色给补了回来。大队长和潘春林都给送了一条鱼,他们这几天的伙食还不错。
要是每天都这么轻松就好了,她苦兮兮地想着。但不可能的,下个月要种玉米了。又是一项她没学过的新技能。
但总归是不一样了。
这几天李思悦都说她看着比刚来的时候开朗了很多,做什么都有了活力。不像之前,那就是纯粹因为要干活才吭哧吭哧干活。
赵庆国帮她把信寄出去的当天也给她带回了姜凤霞的回信,说她在农场帮忙写宣传稿得到了场长表扬,很有可能会被调到宣传科工作。宋雨晴看着高兴,乐滋滋地给她回信写这段时间的事情,但没把赵平生的事也写进去,等真的定下来了再说吧。
现在和“笔友”写信她都觉得开心,傍晚去自留地给菜园浇水也哼歌,每天挂晒起来的衣服都给拉抻得整整齐齐。
“赵医生这两天就要过来了吧?”李思悦朝她挤眉弄眼,看吴阿珠在院子角落辟出来的豆腐块菜地忙活,才小声道。
“差不多,按他说的,后天能回部队。”宋雨晴豪迈地叉腰站在房门前,看着蓝天白云,随便哪个地方都是美景。
而她寄出去的信,差不多也能寄到家里了。
担忧
羊城。
唐秀香从菜站回来路过邮局, 想起有一段时间没收到宋雨晴的信了,回到家属院时问了楼下的邻居今天邮递员有没有过来,得知还没有, 唐秀香一个上午都在注意听楼下的声音。
吃过午饭,听到了邮递员的声音, 唐秀香赶忙带上钥匙下楼,大步走过去, “小同志, 有没有从海岛寄过来的信件?”
邮递员听罢,还真从绿色大挎包里拿出一封从海岛寄来的信, “你是唐秀香同志?”
“对,是我!”
“宋雨晴寄过来的, 你签收一下。”
唐秀香收了信带回去。
刚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拆了信封,发现宋雨晴这次写的信足足有两张纸。下乡一段时间, 字写得更顺眼了一点。她对字体书法这些不了解, 但字写得好不好看,她还是能看出来的。
信里的内容这么多,唐秀香难免要多想:是不是在乡下吃苦头了?上一次还写信来都好,也不缺东西,可能是刚下乡去不好意思诉苦。从小就在城里长大, 哪知道到了乡下早出晚归劳动的辛苦?
悬着心开始把信件从头看下去,刚开始看到她说在乡下她慢慢也能平均每天拿七、八个工分,觉得很是欣慰。但慢慢往下看,看到她写台风天时生病烧了好几天,幸好生产队的大队长和妇女主任安排送她去附近的军区医院, 知青点的同志也照顾了她几天眉头皱了又松:还好最后是好了起来。
后面的一张纸都是写她在军区医院认识了一位叫赵平生的医生,用了大半页纸夸他, 从身高长相到医术水平再到军区医院上下对他的夸赞。
她自动默认这位赵医生就是给雨晴看病的医生,心说这个医生人不错,可惜人家是在部队里面的医院,不好让雨晴带东西上门去道谢。
只是
她再往下看,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。揉揉眼,再继续看,信上没乱写,雨晴说这位赵医生对她一见钟情,想和她深入发展革命友谊。后面就是赵医生个人情况的介绍。27岁?年纪是大了点,比雨晴大6岁呢。家里父母都是干部,家里还有大哥大嫂,底下也有弟弟妹妹,家庭条件不错,不需要他帮衬家里。赵医生结婚了,在部队军区医院的家属院里能分到一套平房,自己独门独户住宿。他的领导也在发愁他结婚的事情,过几天领导爱人会去生产队找她帮忙说亲
本来吧,她看着看着,心里是觉得这个赵医生条件不错,正高兴呢。但没多久也回过神来了:雨晴这个意思,是想和赵医生结婚了?这个死丫头!下乡前说自己年纪小不想嫁人,这才收拾东西到海岛那去,现在才去几个月啊,就说要嫁人了?!
晚上家里其他人回来也看了宋雨晴的来信,个个你看我,我看你的。
宋知秋皱着眉,“她是不是嫌乡下太累了,才想着赶紧找个人结婚?”还找了部队里的军医,人家是有军籍的医生,雨晴嫁过去算是随军?这倒是能躲开生产队里劳动的好方法。
但她觉得雨晴不该这么做,哪能因为想逃开劳动就找个人结婚的?!
张紫英却道:“雨晴都说她在乡下上工时也能挣七、八个工分,虽然也不是天天都有这么多,但起码养活自己是没问题了。要是嫌累,她也不至于下力气干活。我看啊,雨晴就是脑袋开窍了,赵医生条件好,她看上了也不奇怪。”
更别说还有王红兵做对比,按雨晴给赵医生列出来的优点,是她也心动。
宋红旗扁了扁嘴,有点舍不得二姐就这么嫁了出去,而且她都不知道未来二姐夫长什么样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