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yueshuba.net

第53章 重回李家屯(1 / 2)

棍子眼珠子滴溜溜一转,那灵动的眼神中藏着无数的鬼点子,开口道:

“要说眼前的办法,还得是请人帮忙。就凭咱们这几块料,在这复杂的事情面前,肯定是束手无策。

我倒有个主意,泰山去不了,可千佛山离咱们总归是近一些吧。

听说那里边的和尚,个个道行高深,僧道本就不分家,说不定他们能帮上咱们的忙呢。”

“嘿,还是棍爷脑子灵光!明天一早我就去!”老万在一旁兴奋地拍手称快。

“那是自然!棍爷我的脑袋,那可是出了名的灵光!”

棍子得意地晃着小脑袋,还用手捋了捋自己那整齐的小分头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,

“不过我觉得呀,咱们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棵树上,还得分工协作,来个双保险。

大有老家那个高人,还是得找,万一这边儿的和尚帮不上忙,或者人家根本就不愿管咱们这事儿,那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,干等着啊。”

我微微点头,赞许道:

“棍子,你还别说,真是有长进了。改天一定得好好给你补补这小脑子,让它更灵光些。我做东,老万请客!”

我们的计划就这样在一番商议后暂时确定了下来。

第二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,我便毅然踏上了路途,坐上了那辆载着希望与未知的车,向着老家李家屯疾驰而去。去寻访那个与我们失联许久的道士远亲。

而老万和棍子,则前往千佛山上的兴国禅寺,去请那里的和尚,期望他们能前往常姐家,收拾那混乱的残局。

李家屯,这片历经了民国战乱的动荡、新中国成立的喜悦、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土地,早已今非昔比。

曾经那破旧不堪的土坯房,如同被岁月遗忘的残梦,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如今,这里青砖绿瓦错落有致,山清水秀宛如画卷。

然而,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实在太过偏僻,平日里鲜有人至,仿佛是被尘世遗忘的世外桃源。

我自出生以来,满打满算也就来过两三次,而且多半都是为了回来祭祖扫墓。

因为爷爷和奶奶那沉睡在这片土地上的坟茔,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。

在李家屯这片承载着岁月沧桑的土地上,爷爷那一辈儿的老人,仿佛被时光的镰刀无情收割,已相继离去了许多。

如今,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我的人,寥寥无几。

我不得不厚着脸皮,一遍又一遍地自我介绍,像个推销员般努力地向人家说明:我是来上坟的,我便是那谁家的,那个谁谁谁的孩子的谁谁谁。

有些年事已高的老人,在听到祖上的名字时,眼神中会闪过一丝似曾相识的光芒,能略知一二。

可那些具体的事情,却早已如同被岁月洪流冲刷的字迹,在他们的脑海里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逐渐抹去了。

当我提到李老二的名字时,竟意外地有一位九十多岁、满脸皱纹的老人还认识他。

那老人牙齿早已掉光,干瘪的嘴唇抿着,猛抽了一口旱烟,呛人的烟雾从他口中缓缓吐出,他开口说道:

“哎呦,娃啊,你说的可是族里的二叔公?

听说那家伙当年可真不是个干正事儿的主儿,整天像个上蹿下跳的猴子,四处瞎捣鼓。

他在村里上蹿下跳的,口碑差得很哩。

我记得闹日本鬼子那时候,他就会糊弄人,给人看个阴宅、瞧个风水啥的,收了人家不少钱呢。

说到底,就是个赌棍,不务正业。

后来死得早,听说是因为做了缺阴德的事儿遭了报应。

不过你还别说,他家那大小子倒是挺有出息,听说后来参加了革命,还当上了解放军的干部呢……至于他们后辈的事儿,我就不太清楚了。”

听了老人的话,我又追问,当年后山松竹观李道长的后代,如今还能不能找到呢?

老人们听后,一个接一个地缓缓摇头。

这答案,我早已料到,和前几天电话里听到的如出一辙。

李尚青道长的后代,早已不在李家屯生活了。

其中确实有个也做了道士,只是前些年偶尔回来过一次,至于回来的原因,却无人知晓。

谈笑间,有个老人眯着眼睛,惬意地晒着太阳,突然开口道:

“嘿,咱这地儿常年不来外人,我看你小子第一眼的时候,还以为是那个道士回来了呢。

你瞧你,人高马大的,一看就是咱山东大汉的模样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